委屈之一:李鬼闖禍 李逵背鍋
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賈亞光說,現在媒體動輒說保健食品有問題,可實際上,真正是保健食品出問題的卻沒幾個。為什么?因為出問題的都是假冒的保健食品,也就是要么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普通食品,要么是冒用、盜用保健食品批號的。這些假保健食品經執法部門查處后,被媒體給界定為保健食品了。所以大家覺得市場上出問題的保健食品很多。
他介紹說,2003年,天津有27種保健食品被逐出市場,但其中只有3種是有保健食品批號的,即真正的保健食品,而其余24種是沒批號的假保健食品。湖南吉首市場驅逐的106個所謂“保健食品”,則全沒有批號。
賈亞光認為,國內保健食品市場亂就亂在那些假冒的保健食品上。真正有批號的保健食品,總體質量是有保證的。
委屈之二:被逼無奈 “穿金戴銀”
明明是棵草,卻非要“穿金戴銀”,里里外外喬裝打扮一番。保健食品的過度包裝和所謂暴利,也為廣大消費者所詬病。然而,這是保健食品本身的問題嗎?
據介紹,有一種潤腸的中草藥保健食品,最初制定的價格為9元錢,可是產品就是賣不動,經銷商不要貨,他們覺得沒有利潤空間,商店也不賣,也說自己沒利潤。后來,有人出主意,把價錢加了30元,變為39元錢,把包裝盒也做得漂亮了。結果,經銷商要貨了,商店也賣了。
賈亞光說,目前的情況是,假如一種保健食品的售價是100元,只有20元用于生產領域,包括包裝材料費、原料費用、科技開發費用、機器和廠房的折舊、工人的工資等,其余80%全在流通領域,經銷商鋪貨要收一筆費用,做廣告媒體要收一筆費用,不這樣做,就不可能進入市場。
而保健食品的禮品化是市場逼出來的。保健食品有兩種屬性,一是保健品,用于自我調節,這是主要的屬性;二是禮品,送禮送健康。現在這已經變成第一屬性了。送禮送的就是面子。東西越大面子越大。如果包裝簡陋,就會被消費者認為產品科技含量低,甚至是假貨。而如果改換一身“金裝”,就會身價百倍。其實,老百姓選購保健食品,不需要這些花花綠綠的包裝,而是需要很實在的東西。但現在的市場逼得企業在包裝上而不是在產品本身上下工夫,外觀設計費、包裝費、印刷費……不一而足,價格最終就上去了。
委屈之三:本業保健 錯當醫生
賈亞光說,我國消費者的對疾病的預防意識相對薄弱,有病治不了了才想吃保健食品,把保健食品當藥用。在選購保健食品時,人們總是習慣問:“管用嗎”?所謂“管用”,就是把保健食品當成藥了,問的是是否有治療作用。
賈亞光打了譬喻:馬路有個小坑或裂隙,平時不妨礙走車;但如果不及時養護或修復,就會逐漸開漿,最終需要大型機械來修,維修成本加大。保健食品起的作用就相當于平時的小修小補,避免坑變大。
他說,保健食品就是調整人的亞健康狀態。中醫講究陰陽平衡,不平衡就是失調,長期的不平衡就會得病。人體經常會出現不平衡狀態,健康人的機體可以自行調整,而老年人、體弱者的機體調節能力差,很難調整過來,這時就需要對癥的保健食品協助調整。
有些消費者由于對保健食品認識不清,選擇了不不對癥,不適合自身需要的保健食品。沒看到效果,就認為是保健食品沒起作用。
委屈之四:高貴出身 不能言說
賈亞光說,現在有不少人認為,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低,產品門檻低,其實,情況并非如此。在2000年以前,一些企業剛開始進入保健食品市場時,確實存在上述問題。但隨著門檻的逐漸提高,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已經很高了。不少企業反映說,現在申報一個批號就像“扒了一層皮”,要反復試驗、修改,才能過關。如今的不少保健食品,都是國內知名的科研院所開發的產品,甚至還有屬于國家“863、973”計劃或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國家重點攻關課題的,科技含量并不低。
但由于法規限制,這些科技成果都不能在產品包裝和說明書中明示,所以,消費者也就無從判斷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否為高科技含量產品,也無法將它們與那些科技含量低的產品區別開來。
委屈之五:本是高手 錯上擂臺
我國的保健食品評價方法適合西方醫學。賈亞光說,現在獲批的保健食品近三分之二是免疫調節、抗疲勞。這些產品絕大多數是以中醫理論設計,以中草藥為原料生產的。然而,這么多產品,生產原料是不一樣的,產品的配方配伍也不同,性味、歸經、主治各有差別,讓消費者怎么選?只能靠企業自己說明宣傳。
中醫講的就是調、補、養。保健食品中使用的中草藥在藥典中都有治療作用。可是一用到保健食品說明書里,就不好宣傳了。在現有法規之下,宣傳內容很容易違規。
他把這形容為:在拳擊臺上用拳擊規則拳擊裁判,上來的中華武武術運動員,只有挨打的份。因為武術中的習慣性動作會使他經常犯規。